这是一项力度更大、影响深远的鼓励消费政策,不仅刺激消费,还拉动生产、就业和投资,不仅涉及农村,还会扩散到小城镇,影响城乡统筹和城镇化进程,因此应当注意做好相关规划。
但是,要改变一个已经根深蒂固的观念,简直难于上青天。即使房价被打下去了,其他资产泡沫还会冒出来。
日元再次稳步升值发生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上半期,这些显然已经与广场协议没有太大关系。中国货币政策抉择准确地理解日本20多年前的经历,对分析当前中国经济具有重要意义。日元在90年代前半期略有升值,但在90年代后半期又略有贬值。过去我在判断宏观经济形势时,可能过于看重对统计数据的分析,反而偏离了实际。国内流行的观点是: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日元因广场协议而在短期内大幅升值,这严重地影响了日本出口部门甚至整个经济的竞争力,最终造成了日本经济遗失的十年。
如果说汇率政策有影响,那也是由于日本长期抵制日元升值,从而使得市场扭曲和资产泡沫变得十分严重。作为对比,东京的租金收益率为5.5%,莫斯科为3.4%,新加坡3.5%。激活社会自主投资,改善创业环境,加大支持中小企业力度,特别是要尽快完善对小型、微型企业的金融服务体系。
因此应当拓宽思路,让国有企业上交红利的一部分通过增加政府公共服务开支,直接用于支持居民短期消费,而不宜再纳入社保基金。2010年我国宏观经济总的走势是企稳回升,随着各个方面的数据继续向好,而且比较平衡,那么经济刺激政策就可以放松力度,逐渐地淡化。当然,消费增长也存在值得关注的问题,主要是居民消费开支的年均增长慢于GDP增速,最终消费增长慢于投资增长,因而导致投资率高企而消费率下降。如果整个经济形势变了,宏观调控政策当然需要调整。
我们还应该清醒地看到,后危机时期世界经济正在发生深刻而重大的调整,经济复苏后的绿色发展、低碳经济和可持续发展备受关注。现在最困难的局面已经扭转,经济向好的态势越来越明显,我们应该认真看待这些问题,不要再使它们愈演愈烈。
加快改革资源价格形成机制,推进资源环境税和流转税改革。如果定一个宏观经济政策好几年不变,不实行相机抉择,那就不是宏观调控,而是中长期经济政策。前些年投资和出口增长速度高,但效率低,在国内外需求收缩的背景下,产能过剩问题凸显出来。三是研究调整奢侈品税收政策,兼顾好刺激消费和引导绿色消费的目标。
2008、2009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幅分别为15%和17%,都明显高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也就是说,2009年中国经济高达8.7%的增长速度,全部是由投资和消费两大内需拉动的。世界银行数据表明,近40多年来世界大多数国家都是内需比例下降,外需比例上升。在危机冲击下,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粗放的矛盾进一步暴露。
甚至有人议论中国人民银行1月份就已经开始实行紧缩性政策了。调结构、促转型要想取得预期的成效,务必抓紧改革和体制创新。
二是可以考虑把国有企业上交红利的一部分转化为居民可支配收入,主要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低收入群体困难补贴。2008年的年初,宏观调控政策基调还是两防(防过热、防通胀),到7月份变成一保一防(保增长、防通胀),到了11月份明确改为一保(保增长)。
我们既要鼓励消费,也要引导居民形成健康、绿色、可持续的消费习惯。长期原因在于,收入分配政策不够合理,工薪收入增长慢于利润增长,居民储蓄增长慢于政府和企业储蓄增长,导致收入分配结构失调。中国经济内部增长潜力巨大,尽管未来经济增长速度会放缓到10%以下,但潜在增长率仍可保持在9%左右。人民银行也一直在关注事态发展,密切监测市场的流动性、货币供应量和价格指数,随时通过发行中央银行票据回收货币流动性。危机冲击也暴露出我国金融体系存在缺陷,特别是为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制度建设严重滞后,信贷扩张对小、微型企业支持不够。有鉴于此,我们确实应当加强紧迫感,进一步审视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不协调、不平衡、不可持续的种种缺陷,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这些势必给我们的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同时也势必带来严峻挑战。目前有10多个国家包括德国、俄罗斯和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其内需比例与中国(2007年内需比例仍高达73%)类似,这反映了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趋势。
经济长期高速增长导致生产要素成本上升,利润空间缩小。在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由温饱型向小康型升级的过程中,城市居民的消费热点主要是买房子买轿车,而农村居民则主要是盖房子、装修,改善居住条件。
在把握政策基调的同时,及时预调,动态微调,并使之常态化,这也是宏观调控的一种艺术。以绿色、智能和可持续发展为特征的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孕育着突破。
在我看来,这种议论是不够准确的。这个政策基调是非常清晰的。农民这方面的需求潜力极为巨大,要远远大于家电、摩托车和农用车下乡,亟待调动和满足。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城乡居民消费开支的年均增长速度高达7.6%,是全世界最快的。
此外,还需要研究和再出台一些鼓励和引导消费的新政策:一是结合小城镇规划和乡村规划,支持农村危旧房改造和农民自建住房。一些大城市房价回升过快,楼市调整不到位,存在通货膨胀和资产泡沫隐忧。
综合考虑国内经济增长潜力、2009年出台的经济刺激计划在2010年的延续作用,以及世界经济复苏的势头,结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部的模型预测,预计2010年我国经济增长至少将回升到9%以上,出口增长10%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可以控制在3%。否则,靠行政性的推动总是不能长久,甚至引起进一步的信号失真和导向失误。
例如2009年价格总水平很低,为推进资源价格体系的改革调整扩大了空间,如果不趁着这个时候加快改革,就会坐失良机。中央提出的调结构的要求,在不少地区落实得不够理想。
我们应当通过抓改革,促进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以使经济增长的制度基础、技术基础和结构基础更加合理、更加坚实一些。这是我国及时、有效调整宏观经济政策的成功范例。对于2008年11月开始的货币信贷猛增势头,很多人担心这样会导致后续的通货膨胀压力和银行呆坏账风险。经济生活中存在的投资增长粗放、结构矛盾突出、资源环境压力加大等问题,在有些地区或是被忽视,或是被掩盖起来。
我们还应当促进国内区域合作与合理布局,形成地区优势互补,增强整合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扩大我国应对未来世界经济振荡的回旋余地。如果世界经济复苏更为有力,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很可能超过10%。
进入专题: 经济形势 。对2010年宏观经济走势和政策取向,社会上比较担忧通货膨胀压力在6月份会更加明显地释放出来,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可能实行较大调整。
追求奢侈品消费,是收入水平提高、消费结构升级和需求多元化的客观趋势,与其让大量购买力流往境外,不如把它们留在境内,为拉动消费作出贡献。2010年我国的经济走势会好于2009年,企稳回升的势头能够延续下去。
留言0